杨衮道:“我乃西宁人氏,姓杨名衮,他是白马银枪高思继之子,名叫高行周,我和他乃是叔侄,也是在此邂逅相遇啊!”刘知远点头道:“噢,怪不得这位小将身穿重孝,原来被王彦章杀死那位高思继就是他的令尊啊!”“高思继正是家父。”刘知远问道:“二位是到哪里去啊?”高行周道:“此处不便讲话,刘将军走了一夜的路,想必又饿又累又困,还是请到房内我们边吃边谈吧!”
二人将刘知远让进屋内。让店家送来酒菜,就陪着刘知远吃喝起来。饮酒之间,高行周道:“我二人要去宝鸡山会斗王彦章,为家父报仇雪恨。”刘知远道:“哎呀!我也是去宝鸡山会王彦章啊!”高行周、杨衮同问刘知远为什么也要去会那水贼?刘知远道:“晋王李克用讨伐朱温,朱温派王彦章率兵阻截,因晋王失了十三太保李存孝,屡战屡败,故调我前去助战。”
展开剩余77%高行周激动道:“我们三人同战那水贼,家父之仇更是不难报了。”杨衮心想:对付个李存孝的手下败将,还用这么多人?听了刘知远的话并没感到高兴,但对刘知远的为人,他却很是敬佩。杨衮转念又想:刘知远也是反王彦章,就是同路之人,何不和他交个朋友。便对刘知远道:“我等对王彦章同仇敌忾,今日相逢,实有缘分,刘将军若不嫌弃,我等三人结拜为兄弟吧!”
刘知远道:“掌不及拳,丝不及线,为了对付那水贼,贤弟提议结拜,刘某怎能不依?”杨衮大喜,高行周急忙上前拽了一下杨衮:“叔父,万万不可如此行事!”杨衮瞪了高行周一眼,道:“为何不可,难道你瞧不起刘将军和我这个叔叔?”高行周苦笑道:“叔父误会了,我是说,我和这个刘将军也可,你和这个刘将军结拜也行,你我乃是叔侄,结拜兄弟不就乱了套了吗?”
杨衮将头一甩,道:“叔侄结拜有何不可?肩膀头齐为兄弟嘛,我就不讲那些俗套!今后我就各论各的,高思继还是你爹,我还是高思继的叔伯师弟。”高行周无奈,只好依着杨衮之意行事,高思继跟杨衮论兄弟,高行周跟杨衮也论兄弟,因此,都说:“高杨两家不分!”原因就在这“父子双兄弟”上。杨衮让店家摆上香案,三人扣头完毕,按岁数一排,刘知远为大哥,杨衮为二哥,高行周为三弟。
刘知远道:“今日弟兄三人结拜,刘某为大,我这做大哥的就表表心意吧!”当即吩咐店家重摆酒宴。兄弟三人一边饮酒,一边谈论各自的往事,可是杨衮却心不在焉,又喝了几杯,就告便,解手去了,半天也没有回来,刘知远、高行周等了半天,也不见杨衮回来,高行周一找杨衮,店家道:“杨将军骑马走啦!”高行周听店家说杨衮不辞而别,急忙道:“走多长时间了?”
店家回道:“我方才见他拿着自己应用的东西来到马棚,就扳鞍上马出店去了,恐怕已经走出去二十多里路了!”高行周问店家杨衮说没说上哪儿去?店家答道:“三位客爷结拜为兄弟,正喝的兴致勃勃,唯独杨将军要走,我能不问问吗?你猜他怎么说?”“他说上哪儿去?”“他说去宝鸡山要王彦章的脑袋!把我吓得都哆嗦了。”
刘知远听罢,感到莫名其妙,遂不满地说:“我等不是说好了同去宝鸡山吗?二弟为何不辞而别独自去了?”高行周慨叹一声,道:“家父曾说过我这位杨衮叔叔,性格倔强,颇重情义,他对家父视同恩师,他定是想抢先去宝鸡山为家父报仇去了!”刘知远听罢,惊道:“他独自前去,势单力孤,恐怕不是王彦章的对手,你我不可耽搁,快些追赶二弟,助他一臂之力。”
高行周和刘知远,酒也喝不下了,他们找来店家,付了店钱,各自收拾衣物,带着各自的人,随后追赶杨衮,杨衮独自前去究竟是福还是祸。
发布于:天津市